EnglishRSSApp/Android客户端iPad客户端天猫旗舰店
余承东:我们比iPhone好!
...产品。最近三年,我在三前年负责华为消费者业务,我们放弃了低端,用了华为自有品牌,从低端往中高端产品走。 三年的战略调整以来,从过去不太严密的华为消费者业务,变成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同时高速发展,我们的品牌从低端往中高端发展。三年前在全球的排名知名度小于5%,只有3%左右的知名度,到了去年知名度达到52%,今年希望做到70%左右。最近刚刚有消息,全球top100的品牌华为排第94位。 我们放弃低端,往...
2014-10-23 15:55: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085 评论:0
贝索斯头脑中的数字
...为亚马逊带来10多亿美元的现金收入,销售增量更无法估算。 对于贝索斯,不按常理出牌是家常便饭。亚马逊内部禁用PPT即是著名的例子。但贝索斯拒绝依靠分析表格做决策的习惯,才是亚马逊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家已成立20年、拥有13.2万名员工、年营收750亿美元的企业,亚马逊财报经常亏损(2014年三季度亏损可能超过8亿美元)。相比苹果公开iPhone准确销量,亚马逊坚决拒绝提供Kindle销量等...
2014-11-06 11:41:31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825 评论:0
全球M&A大年:中国买家如何落子
...的管理方式以及文化也存在很多冲突,最后的结论是,他们买到的是一个根本不值收购价的资产。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依然崇尚摸着石头过河,主张凡事要雷厉风行,先做起来,没必要做太多讨论。这种决策风格在曾经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有利于抓住机会,但做跨境M&A时,这种风格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他们很急躁地去做一个决定,没有明确定义好投资主题,没有滤清一宗M&A到底会从什么地方给企业增加价值,对并购目标没有进行充分的...
2014-11-06 12:24: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554 评论:4
贝索斯的商业战略,你以为你看懂了?
...为亚马逊带来10多亿美元的现金收入,销售增量更无法估算。 对于贝索斯,不按常理出牌是家常便饭。亚马逊内部禁用PPT即是著名的例子。但贝索斯拒绝依靠分析表格做决策的习惯,才是亚马逊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家已成立20年、拥有13.2万名员工、年营收750亿美元的企业,亚马逊财报经常亏损(2014年三季度亏损可能超过8亿美元)。相比苹果公开iPhone准确销量,亚马逊坚决拒绝提供Kindle销量等...
2014-11-14 10:27:54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441 评论:0
硅谷投资趋势及中国企业机遇
...成长。 然而在当今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背景下,现在清晰地摆在每位企业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继续保持已有的行业领先地位,并在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继续高速成长?如何不被迎面而来的新一代科技创新的浪潮所淹没?如何走出中国,在全球的市场上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已不是新话题。在当今形势下特别是国内资本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与资本相结合的...
2014-11-14 10:45: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780 评论:0
“末日博士”:单引擎的全球经济风险
...陷入停滞。事实上,欧洲距离通货紧缩和新一轮衰退只有一步之遥。类似地,第三个引擎日本在一年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后也渐渐失去了动力。而作为第四个引擎的新兴市场因为长达十年的全球顺风——中国高速增长、美联储的零政策利率和量化宽松以及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转为逆风而迅速减速。 因此,问题在于全球经济是否能依靠单引擎维持以及能维持多久。世界其余部分的疲软意味着强势美元,而强势美元难免削弱美国的增长。其他国家减速越...
2014-11-18 09:48: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496 评论:0
技术渗透将是中国创新主线
...是技术、模式创新,比如:大数据、云计算、O2O等。在中国还需关注另外三个维度:产业状况、社会发展、放松管制。汽车在美国数据成熟产业,在中国还是蓬勃发展的行业。像中国国内排名第一的神州租车,每年都还是高速成长,发展动力强劲。在美国上市的汽车媒体易车网利润也保持了快速成长,市值现在超过30亿美元。 再比如,城镇化在美国已经是完成时,在中国却是进行时。品牌化在美国也早已完成,中国实际正在走品牌化的道路。...
2014-11-24 10:05:48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171 评论:0
寿宇澄: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国创新突破口
中国经济已历经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但为什么中国企业家能够坐拥巨额财富,却难以激发出员工的创新潜能?中国社会的整体创新表现为何...
2014-11-28 10:28: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3149 评论:0
“新权力”时代
...”。 Uber:新权力的案例研究 Uber(是一家交通网络公司,以流动应用程序连接乘客和司机,提供租车以及实时共乘的服务——译者注)是一种新兴的共乘服务,它是研究新权力的经典案例。Uber已经建立了一个高速增长且十分密集的交通网络,而且该公司并没有像传统的租车公司那样建造任何基础设施。该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依赖于一套复杂但非常智能的软件系统实现,在司机和乘客之间进行对等协调。乘客可以对司机的服务进行...
2014-12-05 21:07: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8319 评论:4
国美总裁王俊洲:专注供应链红利
...中选择盲从,毕竟每家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和环境都不相同。 HBR中文版:你说的大变革指的是什么,传统零售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王俊洲:从大背景上讲,2010年其实是分界点。此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多年,很多全国性零售企业,包括国美都借助经济大势成长起来,但是这种成长更多是靠物理开店的方式实现。2010年以后,经济进入低增长期,不可能再用简单商业模式支撑发展。 2010年前后,正是电子商务大爆发...
2014-12-05 21:38: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14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