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重塑职业再培训
- ...与雇主和接受再培训的学员需求匹配起来。
基层领导力
我们发现,成功的培训项目,不管是在威斯康辛郊区、阿巴拉契亚、密西西比还是南卡罗来纳,都是由自下而上开展工作的社区领导者运作的。这些人具有公民精神,发挥能动性创造机会去寻找和帮助失业工人。他们知道如何获得WIOA资金和利用当地资源。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项目,根据社区具体需求加以修改。这项工作往往困难且没有回报。接受我们采访的人说,他们...
- 2018-12-11 16:32:26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84 评论:0
- 癌症创业者
- ...梅奥癌症临床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凯斯·斯图尔特(Keith Stewart)说:“凯西带给行业的是她那股不愿屈从于常规的精神。她有着很高的标准,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面对棘手问题时,她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是不会罢手的。”
骨髓瘤...
- 2018-12-11 16:34:59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99 评论:0
- 1970-01-01 08:00:00 点击: 评论:
- 荟同学校: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 ...设计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一个房间,甚至是一张桌子都有人费尽心思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但这样的精神在学校领域却不存在,几乎没人为了改善学习体验而设计过学校。”在魏克礼看来,让学校变得更好,核心...
- 2019-01-02 16:10:49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338 评论:0
- 你具备会议领导力吗
- ...美国,每年会议支出超过了3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员工本可以用来完成更重要、更创新或更有成效任务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而员工敬业度降低,会导致绩效、创新、服务受损,并影响他们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团队精神。
最新研究发现,一次糟糕会议的不良影响可以让与会者持续抱怨好几个小时。这种现象被称为“会议修复综合征”。最后,领导者继续召开低效会议,并未做到人尽其用,最终可能会导致团队成员离职,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被削弱。...
- 2019-01-02 16:56:5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642 评论:0
- 好莱坞金牌经纪人迈克尔·奥维兹:与有冲劲的人合作
- ...。但我们不允许客户在奇怪的地方见面,多数时候我们的员工会陪同他们前往,特别是女性客户。
你如何让经纪人之间相互合作?
我们知道,你可以让员工相互竞争。或者,你也可以换一种方式,也就是将美国的运动队式团队精神和日式哲学的“事前协调沟通”(根回し)结合起来。这样,你就可以让员工投入工作,互相帮助。我们仔细记录每一件事,并且分享信息。在员工会议上,可能有人会说:“我们这里有位歌手想拍电影”,然后一位作家...
- 2019-01-02 17:06:16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92 评论:0
- 如何让员工心甘情愿被“跟踪”
- ...面临着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应使用分析工具来检查员工的工作时间习惯,以评估他们的表现?公司可以访问哪些数据?他们应该与员工分享他们的分析吗?他们应该查看个人数据吗?如何使用数据来确定员工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公司、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努力解决在工作场所使用监控工具的规则。
与此同时,管理者需要指导,来有效运行符合道德准则的人力分析程序,避免员工产生强烈反感或严厉监管措施。通过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和...
- 2019-02-02 00:41:45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20 评论:0
- 捕获“10倍创意”的秘诀
- ...已过世的小说家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Le Guin)曾说,她写科幻小说,是为了解放自己和读者的头脑,摆脱“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这种懒惰、胆怯的思维。科幻引领我们踏上精神的时间旅程,让我们畅想不同可能性。科幻作品曾预见或启发很多改变世界的突破性创新:《星际迷航》(Star Trek)中船长的通信工具相当于手机、19世纪爱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所著小说...
- 2019-02-02 00:57:31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581 评论:0
- ofo败因
- ...变得更好,而当你不在时,你的影响力还能一直持续。
顺着福雷教授的眼光看去,戴威在领导力方面显然存在欠缺。在得到资源之后,他没有把资源引向正确的目标,没有凝聚起组织力,没有打造出强大的创始人精神。这种现象在中国这轮创业浪潮中普遍存在。人们包括创始人自身都在把关注度、流量、机构背书误认为是领导力,直到沙塔被狂风荡平过后才恍然大悟。
不妨倒过来想一下,如果戴威把烧掉的一半钱投向研发和产品,让用户真正得到...
- 2019-02-02 01:00: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554 评论:0
- 中国零售企业“智”胜未来之抉择
- ...渠道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即线上线下零售体系充分融合,以完成对消费者的多触点沟通,从而获取更多的流量资源。
随着80后和90后逐步升级为主流消费群体,消费者需求从基础的物质需求与计划性消费,逐渐向精神层面需求与及时性消费延伸。零售行业也随之进行了业态变迁:传统商超、百货、街边店满足了对基础物质和计划性消费的需求;外卖、便利店与无人零售门店业态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高效、及时性消费的需求;购物中心满足...
- 2019-02-13 11:29:18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29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