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讯飞江涛: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 ...年要让他们机考上京东大学。我们中国科技部也启动了相应的项目,这个目标是到2020年让计算机参加中国的高考,只有20%的人能考上一本。要解决这个课题,在认知智能方面,要解决的就是这16个字——语言理解、知识表达、联想推理、自主学习。
目前科大讯飞已经把这一套应用在教育产业布局,我们上半年也提出了已经有7000个学校在用,就是老师在我们的平台上出题目,孩子在考试过程中试卷、答题纸通过扫描仪输入到电脑,...
- 2016-10-27 15:43:49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078 评论:0
- 做决策时,尤其是重要决策,算法绝对比人靠谱得多
- ...领导者能够接受不理想的结果,并有所行动时,审查才能成功。如果高管能将这种调查看作自己的分内事,目标更易达成。
最近,我们帮助两家金融服务机构进行了噪声审查。我们研究的两个团队拥有非常不同的职责和专业知识,但它们都需要评估较为复杂的材料,决定往往涉及数十万美元。我们在两家机构中都遵循了同样规则。
首先,我们让相关专业团队的负责人整理出若干个现实项目的文件以供评估。为防止实验信息外泄,整个过程在同一天...
- 2016-10-27 17:08:45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768 评论:0
- 2016年11月刊-主创者Contributors
- ...坚持使用绩效评估的原因。
福雷斯特·莱因哈特(Forest Reinhardt)在美国蒙大拿州长大,曾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的空气和水污染,70年代的能源危机。莱因哈特一直以来都试图利用自己的管理学知识来解决环境问题。他的文章根据某扁桃仁种植户应对水荒的真实案例改编。
莫妮克·瓦尔库(Monique Valcour)学术生涯初期在某家大学做行政工作,但她很快发现,她更关注同事的动力和行动,...
- 2016-11-02 10:31: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94 评论:0
- 工业间谍比研发更有效
- ...,工业间谍很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你想要努力成为技术领导者,间谍活动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你觉得哪些国家政府会对你的研究感兴趣?
我当然希望越多越好。朝鲜可能是最像东德的国家。我觉得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有限、受到多种经济制裁的国家也会感兴趣。
我认为这项研究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类智慧的凝聚依旧非常重要。今天我们有各种各样精密的电子间谍形式。但是在过去,人类的智慧足以造就大量经济优势,现在可能仍然是...
- 2016-11-02 10:52:12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718 评论:0
- 联合影响力:创造共享价值
- ...,已经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少人认为企业靠牺牲社会利益获得利润,商业的合法性越发受到质疑;二是世界上许多问题,从收入不平衡,到气候变化影响日渐广泛,要解决问题需要私营部门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商业模式。当前即便是最顽固的企业都已着手推广共享价值。
在企业制定共享价值战略时,转变过程中很多业务模式都会遇到障碍。没有哪家企业能独善其身,每家都存在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社会环境如果有问题,...
- 2016-11-02 10:57:03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051 评论:1
- 中国多样性管理的“目的”何在?
- ...师徒制,IBM有一个实践了几十年的短期领导力培训项目——“影子工程”。有发展潜力的储备型人才要“如影随形”地参与高管的所有日常工作、项目和会议,为期3-4个月。影子工程,一方面,是要高管贴身传授专业知识、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培养青年人才的领导力,潜移默化地传授管理团队的“艺术”。包容文化的言传身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除了以上硬性的制度,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关键还在于打造一种包容的文化氛围,形成...
- 2016-11-02 11:16: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634 评论:0
- 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体验——专访伦敦商学院院长安德鲁·里奇尔曼爵士
- ...LBS令校友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是在校期间学校有很多就业方面的指导,包括实习机会、建立人脉的活动等,这是一大特色吗?
安德鲁·里奇尔曼爵士:是的,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习等机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积极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为当地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等。
我们有80个学生俱乐部,日常活动很多。比如有中国商业论坛、亚洲商业论坛、非洲商业论坛、咨询公司俱乐部、可持续发展俱乐部等。这些非正式活动都由学生组织,...
- 2016-11-02 17:14:47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706 评论:0
- 跨越新时代竞争的三大鸿沟
- ...中的不同利益相关方角色之间可以成就彼此而非完全的相互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利用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潜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代竞争的到来也是商业世界一个质的飞跃。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原有商业知识体系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新的商业语言、思维模式和执行活动与之匹配,只有跨越这三大鸿沟,企业才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权力,获得更大的行动自由,从而达成引领商业世界未来趋势的使命。(李源 | 编辑)
魏炜是...
- 2016-11-02 17:17:17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311 评论:0
- 全球CEO的痛点
- ...情感上满足员工,提供让每位员工能够创新的环境。
索文森:对我来说,这是一段非同寻常的个人旅程。我为这家公司供职34年,以前我是运营方面的领导者,但我不得不改变,而且已经成功地改变了自己。以前我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得很好,而现在我成了通才——然后不断接受挑战。
苏铭天:人们说“文化”一词的时候,我其实很怀疑,因为用这个词的往往是那些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有几个因素...
- 2016-11-04 14:39:26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072 评论:1
- 负能量也是你的真爱
- ...过强烈渴望,想必就能理解这项实验中的“白熊”现象。
高效人士不会被情绪压倒,也不会抑制自己的感受,而是努力培养“情绪灵活性”,遵从自己的价值观,清醒、建设性地处理情绪问题。在瞬息万变、高度复杂的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有效管理情绪是成功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伦敦大学教授弗兰克·邦德(Frank Bond)等人的研究证明,保持情绪的灵活性可以排解压力、减少错误、促进创新,帮助我们提升工作表现。
以内华达大学...
- 2016-11-04 18:01:55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69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