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RSSApp/Android客户端iPad客户端手机版天猫旗舰店
KRONOS公司 CEO:推行“无限休假”的益处
...后又回到传统做法的案例。这些并没让我太担心,对其他公司没效果,并不意味着对克洛诺斯没效果。 对那些使用开放休假制度的公司,我也看了员工投诉的具体内容。大多数投诉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公司采取这种政策并非出于善意,而是为了省钱:雇主提供传统的“累积”休假制度时,对那些未使用假期的离职或退休人员,公司要为他们累积的假期付款。对大公司来说,那可能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即便是与我们同规模的公司,一年累计花费也能...
2017-11-01 19:46: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789 评论:0
“数据并非万能”
...标准,筛掉跟他们自己不同的人。与白人相比,少数族群的人注定更容易“不适合公司文化”或“没有准备好”承担高级职务,因为“沟通方式”不合标准而被淘汰。他们不会得知真正的原因,只能暗自怀疑是由于种族问题,假如决策者以善意的假象掩盖偏见,那就更是如此。 多样性正是我的工作领域。我是黑人,一生都不会改变。因此我知道,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在工作场所有两大需求:一是让别人了解,他们怀疑不公正待遇出于偏见,并不是...
2017-12-08 15:56: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551 评论:0
HBRC TIME:可以看见的管理智慧,可被触及的思想力量
...希望能够将HBRC TIME打造成为一个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管理思想平台,聚合起不同领域优秀领导者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以及他们领导力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和信念,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潜能,为其他碰到管理难题的领导者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等待你发掘与分享。 HBRC TIME 敬上 第1集:管理是什么? https://v.qq.com/x/page/c0524rjghqo....
2018-01-02 15:33: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457 评论:0
情感,是一个公司最迷人的地方
...时刻” 在节奏越来越快、生活与学习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组织文化的内涵可以通过“微时刻”有效传递给员工:这些时刻存在于领导者与同事的举手投足之间,而非人们直接表露的情感中——比如多多表达对同事的善意或支持,能构建起充满爱意和同情心的情感文化。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同样关键。 此外,办公室里的装饰品和摆设,也会暗示组织的情感文化:办公室里贴一些员工...
2018-02-26 10:52: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148 评论:0
普通员工与最佳员工,差别究竟在哪儿?
...诚实反馈 我们倾向于相信给予反馈是领导们的责任,这当然无可厚非。正因为反馈不是普通员工的分内事,所以才会让员工显得与众不同。即便同僚的评价并不完美,却弥足珍贵,因为没人会期待同僚的评价。 只要出于善意,无论是建议如何切入问题的思路,还是委婉地指出同事忽略到的方面,还是在同事的任务中帮了大忙或帮了倒忙, 最佳员工们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而且不容易被曲解成弦外之音。 刘铮筝/编辑
2018-03-20 12:58:43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847 评论:1
说服别人是门科学
...。你下次遇到他时,可以对他的这些品质表达欣赏之情。至少你要让他明白,你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如果你这样做了,我猜丹对你一直以来的负面看法一定会有所改变,而且他还会给你机会证明你的能力和善意。 互惠原则: 人们会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报。 应用方法: 得到之前先给予别人。 赞美也许会让丹变得更加温和友善,因为就算他再执拗,他也是个正常人,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特点,比如以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回报于人。如果...
2018-04-10 09:39:18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4007 评论:0
从生态标准推动者到智能商业化服务平台
...了硬件互联网的道路。玩咖欢聚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赛道选择的正确。然而在当时,与多家体量巨大的手机厂商合作建设生态、推动平台标准,对于一个初创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难度可想而知。高弟男曾笑称,当年身边听到的都是善意的规劝。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BAT体量的公司才能做的事,劝他早早放弃,从更容易的事情起步。高弟男坚信自己的选择,始终没有动摇过。近年来,玩咖的股东名单中中开始出现手机厂商的名字,2016年11...
2018-09-29 14:36:04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338 评论:0
凤凰网:传统门户向移动互联网资讯媒体的转型
...以来,公司不断加大对程序化广告业务的投入,不仅积极开展第三方程序化广告业务的合作,更是自行研发了凤凰的智能营销体系,全新推出了ifengAx、凤翼、凤羽等多种为品牌、效果客户营销的产品,成为凤凰“艺传善意,技现真实”的有力支撑,为客户品牌主场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四)组织和人才的支撑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产品和业务以及互联网人才对于组织的扁平化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以产品为核心的...
2018-09-29 14:47: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520 评论:0
告别“消耗型”协作
...卡兰季卡尔 读者 本文似乎是克罗斯先生和瑞德·瑞布尔以及亚当·格兰特在2016年合著的文章《协作过载》的姊妹篇。我对本文的看法和之前的评论类似。由于对生产率和绩效不切实际的预期,对良好管理的善意忽视,对数字时代生产性工作落后的管理理解,导致知识工作者陷入困境。我并不认为这是协作问题,而是时间管理和对提高数字技能的支持问题——如何利用数字和社交技术提高企业辨识度,如何利用社交协作工具让工作流程更透明...
2018-10-08 13:54:23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12 评论:0
擅于雄辩 比诚实作答的人更受欢迎
...效果截然不同。 这有点令人不安。回避问题的人是不是在利用听众? 诺顿:之所以会感觉不安,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诚实会有好报,但实际上,有技巧地回避问题比诚实回答问题收益更大。领导者可能认为巧妙回避问题更好,因为初衷是善意的,而且需要博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不过我想说,在公众话语环境下,最好还是别回避问题,这是你应负的责任。 罗杰斯:有些方法可以对付回避问题的人。要强调问题本身并惩罚回避者,很简单的一个...
2018-10-08 14:00:05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32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