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中国结构转型的关键
- ...研发领域的公共支出百分比的一半以上。在欧盟,政府研发费用占GDP 的比例在0.65%-0.7% 之间浮动。虽然中国在研发领域的绝对政府指出仍然远远落后于高收入经济体,占GDP 比例正在快速增加。这项公共投资...)。在企业研发支出占GDP 比例方面,日本远超其他国家,在2008 年达到2.8%,美国为2.0%。尽管中国追赶这些成熟的经济体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它的速度是相当可观的。 如果把政府和企业的研发...
- 2012-09-12 10:33: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775 评论:1
- 中国建材:整合式成长之路
- ...地区迈出了重要一步。而龚明白,之所以作为受邀嘉宾出席,是因为中国建材正试图收购其一手创办的泰安水泥——这家位于贵州黔西南州的企业,迈出...以高溢价收购海螺水泥在徐州的万吨生产线。 但在此后的6年间,中国建材积极推行“大水泥”战略,以区域化为策略,通过联合重组逐步形成了...经销商通常对厂家非常忠诚,协助其共同维护渠道,稳定市场价格。 这正是中国建材进行战略重组希望达到的目标:通过获得定价能力,确保合理利润。...
- 2012-11-06 10:17: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976 评论:0
- 驶入“为中国制造”年代
- ...高达10.6%,高于美国的8.2%。支持这些企业实现低成本优势的是,来自中国农村地区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和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转移。国际知名品牌如耐克、寇兹和无印良品纷纷宣布缩减中国占他们在全球的生产份额。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为...促进消费。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都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以上。中国城镇化率每年以 0.8%-1.0%的速度上升, 2011 年底时达到了 51% ,但仍然...
- 2012-11-06 10:28: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435 评论:0
- 第六波并购潮,中国造?
- ...逐浪高 根据Dealogic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截至12月上旬,2012年中国投资者已花费105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司;这个金额,已经超过了其在...通讯做出了一个极其负面的调查报告,建议美国公司不与这两家中国公司合作。而该委员会的主席Mike Rogers在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管理进行讨论,并从制度上对管理层的利益及行为加以界定。 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要追寻。...
- 2013-01-05 15:31: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833 评论:0
- 龙永图:中国经济转型的真正含义
- ...”变成“世界制造”,也就是说要利用全世界性价比最好的零部件、原材料,然后再以中国品牌作为龙头,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产品。如果没有这样的胸怀,没有这样...来实现产品的提高、实现国际品牌的培养。 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 中国企业面临的第二个形势,就是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发生了矛盾的时候,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家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要采取在商言商的做法,采取一种非政治化的...
- 2013-04-01 08:33: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933 评论:0
- 安利总裁:赢在中国的四堂课
- ...这些所谓的“直销商”,其实是打着直销旗号的骗子。那时直销行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滥竽充数的公司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名声,使安利...也让政府官员明白,安利希望帮助他们找到一种途径,向世界表明中国既关注消费者权益,也重视合法外国投资者的利益。 解决这些挑战的过程近乎...入世”过程中将放松直销禁令。事实上,2005年底相关法规通过后,安利在中国得以回归直销商业模式,并最终在2006年获得了新的直销牌照。 ...
- 2013-04-08 15:48: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988 评论:0
- 中国,下一个“锈带”?
- ...的制造业优势依然明显,但在总量方面,根据美国经济咨询机构IHS Global Insight在2011年的估算,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此前,美国作为...和物流能力的出口产品。 制造业 企业在华制造布局5原则 企业在华制造布局5原则 由于制造业不会撤出中国,许多企业应重新审视在华制造布局。这并非易事,但只要遵循以下5个简单原则,就有望成功...
- 2013-04-08 15:54: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779 评论:2
- “塑造型”战略最适合中国企业
- ...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选用合适的战略风格。 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中国市场环境的可塑性和不可预见性都高于发达市场,因此需要采用“塑造型”战略...定型的新市场;而相比主要规范均已设定到位的成熟监管机制,中国较为年轻的监管体系也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和塑造。 做好“适应”和“塑造”工作...把握先机,率先进入。 不论是本地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能够成功影响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环境。这些企业各自面临不同的挑战,也呈现出不同的...
- 2013-06-05 18:14: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2367 评论:0
- 中国特色跨境并购:识别挑战明智决策
- ...并购中这同样可能产生扭曲效应,促成一些本没有经济合理性的交易。 3.在中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善于学习和把握机会,精于体制博弈之道,...计划和可行性分析缺乏基础,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直觉判断,造成中国许多企业家机会主义倾向严重、决策主观性强的特点。实践中,经常可以看见...是企业已经有一个成熟可行的战略,否则任何并购只会是无的放矢。中国企业要在战略一贯性和把握机会之间更好地找到平衡,避免机会主义倾向...
- 2013-09-10 17:44: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1293 评论:0
- 埃德蒙·费尔普斯:中国本土创新途径
- ...提高工资水平方面也取得非常大的进步。 一方面关于工作机会的创造,中国的策略就是鼓励一些企业家建立一些新工厂和办事处,通过内陆地区创造更...,但是现在他们却在开出租车,很显然他们没有提高本国的生产力。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是通过不断提高家庭收入和财富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来...洞察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新的产品和生产模式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企业家。只有勇于创新的企业家才可能具备足够的想象力或者创造力来实现...
- 2014-01-22 10:39:00 哈佛商业评论首页 点击:823 评论:0